南方日报讯(记者/李梓涵 张薇)在精密调控的恒温无尘环境内,机械臂优雅地舞动,宛如艺术家在画布上挥洒灵感,随着自动化检测工序的完美落幕,一颗颗闪耀着金属光泽的314Ah半固态电池缓缓驶出生产线——这标志着广东省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生产线的正式运营拉开了序幕。
3月27日,于珠海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场意义非凡的投产庆典隆重举行,宣告着大容量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规模化生产成为现实。
新型储能技术,作为构建现代化电力体系的基石,正逐步引领国内能源格局的新变革,成为国际竞争新舞台上的重要角逐点,而电池电芯的研发与制造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心脏。据现场消息透露,该生产基地斥资约10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高达6GWh。该产线所采用的半固态电池技术,创新性地将纳米固态电解质融入其中,大幅度提高了电池的热失控起始温度,为安全性能树立了新的标杆。
不仅如此,产线还融合了先进的混合固液电解液配方与原位固化技术,进一步强化了电池的热稳定性与循环稳定性,即便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也能确保电池系统的平稳运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首次量产的314Ah大容量半固态储能电池,在热失控测试中的表现较传统电池提升了40%以上,安全性能傲视群雄。其应用范围广泛,涵盖源网侧储能、5G基站、工商业储能、数据中心与算力中心、新能源商用车、轨道交通、电动工程机械及电动船舶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其优越的安全性,使其成为城市用户侧储能的理想之选。
实际测试数据更是直观地展现了技术创新的商业价值。广东卫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纪周分享道:“我们将这款半固态电池搭载于蔚来新能源eT7轿车上,历经上海至厦门的长途实测,车辆连续行驶1044公里后,仍有3%的电量储备。在不改变电池包体积的前提下,我们成功实现了从100度电到150度电的能量飞跃,电量增幅达50%,而整体重量仅增加20公斤。”
广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帆先生激动地表示:“半固态电池生产线的正式启动,无疑是广东省储能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通过构建‘技术引进—产线升级—生态协同’的创新模式,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大湾区新能源产业的全面升级,助力广东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为‘制造业核心’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贡献‘广东智慧’与‘广东方案’。”
来源:南方日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