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固态电池领域迈出了产业化的崭新步伐。3月18日,华友钴业(股票代码:603799)对外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天津巴莫科技,已与固态电池领域的佼佼者卫蓝新能源签署了为期五年的深度战略合作协议。此番携手,双方将致力于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联合研发,共享市场资源,共同推动高能量密度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加速向前。
作为中科院物理所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卫蓝新能源已搭建起覆盖储能、新能源汽车以及消费电子的多元化供应链体系,与三峡集团、蔚来汽车、小米汽车等行业巨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据悉,该公司预计在2024年实现3GWh的固态电池出货量,其中储能领域的占比将超过三分之一。而其现有的7GWh产能,也计划在2025年扩展至16GWh,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此次合作的重点聚焦于三大核心板块:
一是联合研发混合固液及全固态电池所需的富锂锰基等高性能正极材料体系;
二是建立材料定型后的优先量产机制,并开辟价格优惠的采购通道,以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共同攻克国家级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项目,提升行业竞争力。
华友钴业在技术研发上已具备先发优势,通过自主研发的原位聚合、硫化物电解质等核心技术,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的中镍高压及超高镍三元材料。目前,其超高镍材料已实现百吨级的规模化生产,并应用于eVTOL飞行器及高端车型的超长续航电池系统中。值得一提的是,华友钴业的全固态正极材料已进入行业头部企业的验证阶段,凭借其高容量、长循环等优越性能,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固态电池行业正呈现出三大显著趋势:
▶产业链协同日益加深:卫蓝新能源近期与恩捷股份签署了3亿平方米的隔膜采购协议,并与当升科技等公司建立了正极材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南都电源携手雅迪集团推动轻型电动车固态电池的应用,并与太蓝新能源共同构建技术标准体系;
▶技术融合步伐加快:欣旺达动力与厦钨新能联合研发新型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组合系统,探索更安全可靠的电池解决方案。
随着新能源装备向更高能量密度的发展,业内预计2025年将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转折点。华友钴业表示,将持续优化材料体系,推动高镍三元电池在储能、航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目前其半固态材料已应用于多款超长续航车型,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